王彪
2000级播音主持专业
西藏民族大学播音系主任
愿您一路鲜花烂漫、歌声悠长
17年前,我提着行李走进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的大门,背后是高中老师、同学疑惑、惊讶的目光,本可以考进重本院校的你,目标却锁定这所文化课三百多分就可以进入的影视学院。
17年走过,我感谢当初的选择。
今天,只要是微信订阅号或者圈子里出现关于母校的消息,我都会认真看,分享出去。因为,我和母校血脉相连。
在母校成立25周年的时候,回忆往事,一幕幕重现于眼前。
想念大学时代的专业课:普通话发音、形体、表演、思维、台词、编导、播音……专业课的老师们,他们每一个都是大牛,一身武艺、功力深厚,他们让我每一个细胞都悄然变化。把我从一个理科生改造成了一个艺术生,让我人生的轨迹就此转向。
想念学校每周的晨会,罗院长或黄院长,必有一位上台讲话,或是语重心长的教诲,或是辛辣的鞭策,也可能是半开玩笑的调侃……总之,这是我遇到过的最没有行政色彩,却最有专业情怀的校领导!
大三时,我到了西藏,播音、采访、制作节目,在拉萨度过了21,22岁生日,专访过一百多位嘉宾,有两院院士,中国教育台台长、西藏教育厅厅长、也有普通教师、城市环卫工、边远农牧民;到过西藏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写下了十余万字的专题稿、新闻稿……这一段经历,让我不再局限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
2004年,在西藏饭店采访援藏工作时,遇到了当时的西藏民族大学的校长。一番聊天后,他让我毕业后就到他们的学校去工作,一起组建新闻传播学院。就这样,我毕业后就来到了现在工作的单位,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2009年,在我的倡议下,申请建立西藏高教史上第一个播音主持艺术本科专业,报告得到了自治区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立即获批。当我开始为新专业准备《培养方案》《课程规划》等资料时,给予我最大帮助的仍旧是母校给我的专业需养﹣﹣课程体系、人才定位和培养方案,几乎延续了母校的理念和模式。
从教13年了,我自己获得了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一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制作三等奖、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一等奖等荣誉,参编《大学课堂教学方案设计》,2015年当选为陕西播音主持委员会委员。今年,被出版社评价很高的教学兼理论专著《主持人思维与表达﹣﹣理论与实践》也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播音专业建立以来,我们培养出了两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和央视记者一名,省级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四名,地市主持人、播音员十余名……这些成绩报告给母校,您的孩子还会更加努力!
前年,我带着我专业的两位教师回到母校考察调研,见到了亲爱的罗院长,翁如老师、赵小蓉老师还有同年卓佳、师妹李丹等老熟人。在满满的记忆中踏访曾经的教室、宿舍和剧院……-种声音反复在胸中回荡:这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感谢这里每一个人,每一寸土,深深眷恋、相望,努力奋斗,回报母校。
今天,母校更名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这是真正独立征途的开始,是新的腾跃的起步。25周年之际,我想对母校说:愿你一路鲜花烂漫、歌声悠长,为更多学子筑梦、为更多英才护航,成就辉煌!
(文章来自川影25周年校友回忆录《造梦家的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