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舟
1999级影视编导专业
央视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部主任
青春祭
1999年的夏天,我收到了母校川影的录取通知书,过完人生中最疯狂的一个暑假,我就成了一名大学生了。
那时候成都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学校在城市的西郊,印象中没有一个确切的地名,如果是坐公共汽车来,到了土桥站,能给你带路的就是那些骑三轮车的师傅了,然后继续颠簸十分钟,就到了我要度过4年时光的地方。学校正门在一条乡间小路的尽头,路边散落着几个苍蝇馆子,据说至今还坚强地存在着。那时候的学校不小不大,两个宿合楼,一个教学楼,一个剧场,还有平房食堂,加上一个草坪,就构成了当时大家戏称的土桥电影学院。
当然,院长的格局还是要超过我们这些年轻人的。那时候川影周一都有朝会,有印象的同学都会记得罗院长一激动就会训导我们不上进的农民思维,会后往往会成为同学们模仿的段子。现在看来,虽然川影的身体长在乡土之中,思想却早已孕育在二环里面。
那时候,互联网对于中国年轻人是个稀罕物,大多同学如我一样,腰间兜里揣着个传呼机。下课之后,睡觉之前,男女生宿舍楼前长廊里的几部IC卡电话就成了大家抢占的资源。那些年,这电话前留住了多少欢颜,也记下了多少眼泪。估计只有故事主角才会刻骨铭心了。大二的时候,每个宿舍都有了201电话。班里的z姓同学把电脑搬到了宿舍开始拨号上网了,封闭的学校里终于有了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后来,z同学和班里一个女生好上了,女生估计看上了z同学的上网工具,就死磨硬泡地要来男生宿舍楼上网。班里的男生清空了z同学的储物柜,躲过了宿舍楼值班大爷的盘查,把他的女朋友顺利带进了宿舍。我们这位勇敢的女同学在我们男生楼过了夜、同时也如愿以偿地上了网。她和z同学的感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学时光于恋爱中的同学来说总是短暂的,而对于要完成课业的人来说,时间又是漫长的、仿佛度日如年。转眼到了大三大四,很多同学都去家乡或外地见习实习,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才能见得着一面。就是在这不知不觉中,4年青春的点滴都被学校的一草一木吸纳了。而我们也想在这滋养我们成长的土地上留下点实在的痕迹。全班人想了想,大家的意思是留下一个石刻,上面可以留下些许同学对川影的寄语,最后这个建议变成了现实。
这么多年之后,听班主任老师说,石头上的字经历风吹日晒,早已模糊不清。石头本身也有了明显的裂痕。远没有门口曾姐的面条来得顽强。但事实就是这样,青春的确已经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了,就像石头上的字慢慢消失。记得大一时学校组织去看了一场话剧,名字叫《他们没有墓志铭》,是根据萨特的著作改编的。那石头仿佛就是我们早先对于校园青春的祭奠了。
(文章来自川影25周年校友回忆录《造梦家的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