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0066——段晓冉

发布日期:2024-06-05    浏览次数:

段晓冉

2005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新媒体学院执行院长

 

 

时间过得飞快。

还记得上大学时的第一次作业,是一篇名字叫“回家”的作文,手写的,当时的编剧老师郭怡然给了我80分,评语是:很喜欢你的写作风格。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肯定,以及后来无数师长的鼓励,让我用12年的时间,把成都活成了第二故乡。

说起来,这个第二故乡在记忆中的故事比第一故乡多。从18岁到30岁,偶像剧里不可缺少的年龄,在不少尊敬的师长的注视下,在一些狐朋狗友的参与下,我也把自己这故事编得还算有滋味。

最苦的一段日子,相信不少人都记得,在大三即将面临实习还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和东方卫视合作拍摄了作为我们毕业作品的专题片,突然就地震了。汶川地震是不少人的伤痛,我却从中“获利”不少。当时我们马上放下毕业作品的拍摄,去灾区拍地震。几个月时间,先后去了北川、理县、都江堰、阿坝、卧龙、青川……我们不会因为看见抢救的血腥场面而害怕,却因为成都市区很多私家车帮忙运送救援物资而感动;不会因为余震而惊慌,却因为新华社每一天回复我们传送图片、视频的邮件里总有那句“我们在一起,盼安”而觉得温暖;不会因为每天睡不好觉而焦虑,却因为再去拍摄的同学联系不上而感到害怕。

那时候,我真正学会了去做一个有责任的人。父亲曾经跟我说,历史是人类最珍贵的教育。但我觉得,我的教育更多来自我的身边:无数次走进电台安慰学生的院长,面临生死让学生先走自己断后的老师,淡定指挥男生拿被褥女生拿娃娃准备长期作战的郭老师,即使胆战心惊也坚持送孩子到灾区拍摄的家长……他们让我在这个城市有了归属感,在这个第二故乡里,找到了一个家。

后来,我真的在这里安了家,我也没想到:那个最桀骜不驯差点受了处分的学生,能成为将和我相伴一生的人。我的证婚人是我的大学老师,她说:我见证了小冉从一个小胖妞变成了一个今天可以独当一面的她。她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一个人,有了一个家。这12年里,在我的这个家,不少人和我一样,收获了太多太多。无论苦还是甜,我都像是一个永远被保护的孩子,是受益最多的那一个。对于母校,或者说对于这个家,不敢说感谢,怕再有几页纸也说不完,更多的是感恩,让我在这个容易随波逐流的时代活得像我自己,在这个真情不多的时代找到了一生的朋友和爱人。

(文章来自川影25周年校友回忆录《造梦家的25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