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怡然
2002级校友
副院长
硕士 副教授 编剧 编导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负责人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负责人
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影视剧作》师资团队 骨干成员。
主讲专业课程《影视剧作》《元素训练》
中国美育评选 优秀指导教师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优秀指导教师
四川省高校创作人才选拔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
四川省高校剧本大赛晚会 总导演
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导演组 分场导演
热爱远胜于责任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题记
夏风起兮梦飞扬
我是文工团的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会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大院里追逐打闹享受他们的童年时,我只喜欢躲在后台看哥哥姐姐们做演出前的准备、溜到服装间偷穿各种花哨的演出服、在化妆间鼓搞各种胭脂油彩……每到周末,文工团会对外开办很多兴趣班。方正的四层办公楼,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艺术兴趣班,对一个孩子而言,就是一个艺术的魔盒,每一次走进去,都能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一楼在叮叮咚咚地演奏乐器、二楼在地板上挥洒色彩、三楼的歌声高亢嘹亮、四楼舞者身姿婀娜,我童年的每一个周末的时间都流淌在这里,艺术用它特有的魅力,俘获了一个小姑娘的心。
从小的耳濡目染,艺术早已深深沁染在我的生活里,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难以割合。直至父亲问我大学做何打算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报考“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继续学习艺术。“学习艺术”这几个字,18年前就像种子一样跌落进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就是当时整个西南最好的艺术大学。
秋风呼啸风起时
2002年9月,学院剧场里一部《天堂电影院》让我走进了电影的殿堂,朱塞佩的光影世界,为我打开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18岁的我抬头看着银幕里成年后的多多遇到爱人热吻的片段,泪水瞬间夺眶而出,电影所制造的鲜活记忆,我久久不能忘却。
电影专业分很多方向,我在大一的时候综合学习了导演、编剧、新闻、表演、形体等等专业课程,而真正选择编剧方向,是因为我的编剧老师敖小艺的个人魅力以及她对我的引导。我记得有一天课后,她对我说:“郭怡然,你其实可以做一个编剧,你的写作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这句话,开启了我后来十几年的编剧学习与教学。
就这样,学生时代的我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写作机会。编剧课作业之外,表演课剧本、演出串词、新闻课报刊文稿……我都写。不断地写作,让我逐渐对编剧有了更深的认识;不断地写作,也累积和丰富着我的经验。在大学同学眼里,我就是一个每天都在埋头动笔的人。班级有什么需要动笔,连老师都会说,让郭怡然写,她喜欢写。
春风再撩信念潮
大学即将毕业时,当时的系主任龙立孝老师问我是否愿意留校,当时的我只想出去做一名职业编剧。龙老师鼓励我说:留校做一名老师,既可以做一名编剧,还可以通过上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热爱传递下去,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热爱艺术、喜欢电影。正是龙老师的这番话,改变了我为自己预设的人生轨迹,我决定将我的热爱与别人分享,这又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于是我欣然应允。
刚留校时,学院为了让我在学校有更优秀的表现,决定送我远赴上海,到上戏继续读书。而当年想要进上戏,除了靠平时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学院的推荐,罗院为我写了推荐信,让我顺利进入上戏编剧班继续深造。就是这次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我获取了更多的写作技巧。上海归来,这三尺讲台,一站就是10年。
10年后,我依然渴望成为更好的老师,于是黄院又决定送我去北电继续学习。在北电,我学到了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及管理方式,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和事业,学习回来后,将新的理念和方式更好地运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中。
暖风吹来又花开
十年来,从学生转换为一位老师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与其对自己说“每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不如真正去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电影,热爱戏剧,热爱这份教育事业。
一年又一年,我见证了学院10周年、15周年、20周年、25周年……
又是一年夏天,依然有风吹过,吹扬着我的梦。
祝学院25岁生日快乐。
(文章来自川影25周年校友回忆录《造梦家的25岁》)